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向L3+级别快速演进,车灯设计正经历从“功能照明”到“智能交互”的范式跃迁。Micro LED大灯、DLP投影大灯、OLED曲面尾灯等创新技术加速落地,推动车灯与自动驾驶系统(ADS)、车路协同(V2X)深度耦合,实现车道光毯导航、行人警示投影等场景化应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的产业背景下,车灯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机遇,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2,800亿元,其中智能车灯占比超35%。由毕克展览联合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办的“2025年第四届大湾区国际车灯与车辆照明技术展览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24日在广州空港博览中心举办,展出规模达30,000平方米,汇聚30,000名专业观众,100+主机厂采购团。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增长引擎,聚集了众多整车厂、一级供应商及核心技术企业。随着智能驾驶、车联网及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智能车灯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推动产业交流与技术革新,2025中国汽车照明与智能光环境高峰论坛(IALF 2025)将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整车厂代表、Tier1供应商、技术研发机构、检测认证机构等,共同探讨车灯与智能光环境的未来趋势。
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精彩亮相。本届展会参加的车灯厂主要包括星宇车灯、马瑞利、光峰科技、佛瑞亚海拉、法雷奥、大陆集团等。
上海车展首日,极氪品牌的全尺寸旗舰SUV——极氪9X正式发布。该车号称拥有8项全球之最,1项中国首发,据悉,极氪9X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首发搭载极氪超级电混技术,并同步推出极氪9X光辉车型,与极氪009光辉组成“光辉家族”。
作为视觉和安全的关键组件,车灯有望成为车辆数据流输出端的核心载体,实现从“功能性”向“智能化”的转变。特别是LED技术,包括矩阵式LED、DMD、OLED、Mini LED等,正不断进步和成熟。同时,像素级自适应远光灯ADB、多光束照明系统MLA、数字光处理DLP等智能车灯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汽车车灯向电子化、智能化的升级。
智能动态车载投影是一项创新的汽车技术,旨在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通过将投影系统集成到车辆中,该技术可以在挡风玻璃或路面上动态显示导航指引、行车信息以及安全提示等重要内容。这不仅能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专注于路面状况,还能在复杂的驾驶环境中提供实时信息,从而减少分心和潜在事故的发生。同时,智能动态车载投影也支持个性化设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科技感和实用性。
汽车车灯领域是一个门槛较高的领域,每一个项目, 每一套模具, 几乎都是不可复制的。随着市场对造型的需求越来越高, 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导致对模具的结构要求、技术要求、注塑要求也提出更高挑战。然而车厂预算控制却越来越低,这一切都需要模具企业必须具备极强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MicroLED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指的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如LED显示屏每一个像素可定址、单独驱动点亮,可看成是户外LED显示屏的微缩版,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而Micro LED display,则是底层用正常的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制成LED显示驱动电路,然后再用MOCVD机在集成电路上制作LED阵列,从而实现了微型显示屏,也就是所说的LED显示屏的缩小版。
近些年来,车载显示市场正在不断升温。作为智能座舱领域的高毛利细分市场,车载显示背光技术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与此同时,车载显示技术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其中Mini LED背光技术因其出色的显示性能,已经开始被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中。车载显示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多个部位,包括中控屏、仪表盘、HUD(抬头显示)以及后座娱乐屏幕等。其中,HUD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AR-HUD和PHUD(全景抬头显示器)成为新的亮点。
OLEDWorks旗下的Atala是专门为了满足高效、耐用且可持续生产的汽车照明解决方案而开发的——为一级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需求而设计。Atala是目前最薄、最亮、使用寿命最长的车规级OLED照明面板,可通过特定的信息显示、无与伦比的光学质感,帮助车企实现均匀、节能、动态的照明,并赋予品牌与众不同的前瞻性。
使用DLP技术的前大灯,可以说是照明分区更多的 ADB 车灯,也可以理解为有投影功能的汽车远光灯,在实现防眩目远光照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模式的信息交互功能。DLP 技术的高分辨率可实现精确的照明控制,将灯光精确地投放到所需位置, 这样大部分远光灯便可持续打开,且不会对对面车辆或行人造成眩目。